葬俗就是指白事,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殡葬习俗就是一种处理死者遗体的悼念方式,完成人生礼仪的最后一步,只是这一步是有家属来完成的,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死亡就意味着人生旅途的结束。而我们的殡葬文化就是围绕死亡而形成的一种思想文化体系,并且受到社会经济和人情世故的影响。下面武汉殡葬服务的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殡葬的相关习俗。
殡葬习俗在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古代就有了殡葬形式。主要是因为古代的人们对于图腾的和对死人的崇拜,还有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最后发展到对死人的畏惧,导致出现了“厚葬薄养”的传统习俗。根据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当亲人临终的时候,需要给他穿上之前准备好的衣服,另外还要带上渡河钱和买路钱,就像是在给出远门的亲人整理行李一般,而且安葬之后,每逢清明和祭日的时候,亲属都要去清扫坟墓,焚烧钱纸,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会在上坟的时候,带点心、水果巧克力、啤酒甚至还有的为死者点一支香烟的,这表现了亲人对死者的无尽思念。
殡葬作为一种文化,要有一种人文的概念,有对亲属、对血缘关系的怀念,对先人优秀品格的继承和发扬 光大。只要有人死,只要有遗体的处理方式,就永远有文化。我听说现在几个墓地的雕塑非常有艺术美感,这就是文化嘛。人死后,转化成为一种物化的东西,形象的东西,意识的东西。但一定要注意移风易俗。移风易俗这话不是我们现代提出来的,《汉书》里就有此说。但是移风易俗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艰巨的使命,因为观念的改变,人的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相对的独立性,一种习惯,一种思想的影响是长久的。我主张殡葬文化应该吸取传统的有益的东西和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做法,人文思想和现代科学的结合,这都是需要的,要和环境的保护相一致。最后殡葬要走到哪一条路呢?“天地人和”,天和地和人最后非常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来自自然,回归自然。对我们生者来说要“厚养薄葬”,重生轻死,要有临终关怀,但不是以那种奢侈的丧葬仪式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还是要厚养薄葬。具体葬法怎么样,当然提倡火葬。一些少数民族只能按照他们的方法来做,不能违背他们的习俗。火葬以后怎么办?是不是遗体火化后还是建墓?我觉得不必这样。我们现在建了那么多的墓,还是要占用土地,还是要浪费木材,还是要开山劈石。苏州那边本来山就不多,开膛破肚,那么好的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就这么被破坏掉了,建那么多墓,而且造成人的拥挤,交通的堵塞。提倡什么呢?植树葬。让人仅存的那么一点骨灰回归自然,让骨灰的成分通过大树的成长,使祖国大地绿意盎然,我们要有责任有意识地提倡植树葬。中国人太多了,如果每个人都要占那么一大块墓地,怎么得了!
遗体的火化不仅仅节约了土地等资源,更重要的是使整个殡仪过程变得文明节俭。 过去普通民众对火葬场抱有极神秘的看法,其原因之一就是不了解火化过程。现在一些殡仪馆提供直观火化(就是家属可看到火化的全过程),而且现在的火化设备已经完全改善,可以保证一尸一炉,家属绝不用再担心了。近年来殡仪馆都普遍使用专门制造的纸棺材装遗体,纸棺和遗体一起进炉火化,看起来文明多了。
普通火化炉火化完毕后,骨灰落到炉底,堆成一堆,工作人员取骨灰时,只能骨灰从炉瞠后部专用口扒岀,这样骨灰有时有遗漏、掺杂。由于设成本低,耗油少,费时少,所以收费较低。
高·档火化炉的炉膛是平板设计的,可以让遗体在燃烧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原状。火化完后,骨灰无烟无味,按遗体自然形态分布,基本保持大致的人·骨架形状。整个火化、捡灰过程可以从观化室中观察。其特点是人性化程度高,骨灰完全、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