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瓶上这两个字 以后一定看准再买
酱油不是油,酱油不是油,一念就是好多年,今天突然发现,酱油可能都不是你以为的酱油了。
现在超市的酱油品种繁杂,除了生抽、老抽,还有诸如海鲜酱油、增鲜酱油、菌菇酱油、儿童酱油等等,价格也比普通酱油相差好几倍。这些贵酱油有没有贵的道理呢?
菌菇酱油、海鲜酱油
实情:多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
大部分海鲜酱油里压根没有海鲜,即使有,也只是一些干贝成分,酱油中真正起到提鲜调味作用的是琥珀酸二钠等食品添加剂。
菌菇酱油的主要成分还是普通酱油中的谷氨酸钠(味精主要成分)、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等,只不过添加了少量菌菇提取物等。
总之,各种口味的酱油层出不穷,但其本质都没有改变,只不过添加了更多的鲜味物质。购买酱油时不要被各种绚丽的名称蒙蔽了双眼。买“原味”的、等级高的酱油就行,烹饪时要少量使用。
儿童酱油
实情:纯粹是广告噱头
发酵中,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脂肪等,亦在酶促下发生变化,形成各自分解产物。产物中,有机酸与醇经酯化反应形成各种酯化物。除氨基酸产物外,酱油中的糖类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戊糖;有机酸类有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苹果酸等;醇类有乙醇、甲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等;酯类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酸乙酯等。各赋予酱油特有的滋味。
吃酱油皮肤变黑?这7个谣言你信过吗?
言 1:吃酱油皮肤会变黑
酱油炒饭,泪。眼。婆。娑。
事实是,酱油里既没有特别富含黑素的原料,也无法促进黑素的合成,所以吃酱油根本不会让我们变黑。
简单来说,皮肤的颜色是由体内一种叫「黑素」的物质决定的。它主要是由一群叫「黑素细胞」的家伙利用「酪氨酸」这种氨基酸,经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而生成。
为什么有人会说酱油能让我们变黑?就是因为酱油里也含有「酪氨酸」。
但是,酱油并不是唯一一个含有酪氨酸的食物,甚至都不是含量中的佼佼者。经加工后,其中含有的酪氨酸不见得会比牛奶、豆浆、薏米等多,不,是远远比不上。
你能想象牛奶、薏米会让我们变黑吗?
食物中酪氨酸含量对肤色的影响,远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大。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皮肤有了伤口以后,不用担心吃盘酱油炒饭就出现色素沉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