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龙舟文化源远流长,然而每个地方的形式和意义都不尽相同,不仅如此,就是同一个地方的龙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各有其特点。 龙舟竞渡在安康,由于受人文历史环境和自然地理的影响,民间把它俗称为“划龙船”或曰“玩龙船”,对观众而言则叫做“看龙船”。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就深藏在能划出门道,玩出趣味。“传统文化中的安康龙舟赛:划者,气势之较量;玩者,情感之释放;
竞者,驾船之本领;看者,万千之景象。赛者,不仅仅是速度之争,其赛的内容涵盖甚广,名堂极多,有锣鼓之势、运桡之势、舞旗之势、压棹之势;商号、会馆、竞渡单位 所布置的彩船亦有其势。在一些古籍和地方志中所出现的竞渡和龙舟竞渡,不仅仅是指划龙船的速度比赛,而且也包括不进行速度比赛的其他竞渡方式以及相关的礼仪, 等等” 现代文明的龙舟竞渡主要是速度比赛
玻璃钢龙舟正受青睐
在广州,有许多制作玻璃钢龙舟的地方,日前,记者在白云区的一家玻璃钢企业看到了这种新型龙舟。
玻璃钢龙舟优点:侧翻时不会反盖
玻璃钢龙舟是双层结构,中间填充泡沫,这样可以使船身轻很多。即使翻船时也不会像传统龙舟那样把船员反盖住,因为玻璃钢龙舟只会打侧翻,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玻璃钢龙舟特点是维护方便,虽然只可以储存10年左右,但用完随便找个地方存放即可,不用埋到水里。
玻璃钢龙舟外观:大龙头更有气势
在龙头的制作上,玻璃钢龙舟的龙头可以做得比传统龙舟大一倍以上,而且不易褪色,气势更大。制作一条玻璃钢龙舟只需5天时间,每条造价在5万元左右。2004年便有广东企业开始制作玻璃钢龙舟,这些龙舟一般都是14.5米长,可乘坐22人的标准中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竞技体育的需求,玻璃钢龙舟的轻、快等特点慢慢被海内外运动员接受。
游船式竟渡较为普遍。从汉代开始就有游船式竞渡了。古时杭州西湖一带,民间端午节举行娱乐性龙舟竟渡活动,《梦梁录》载,官府在西湖举办游船式竟渡,“龙舟六只,戏于湖中”,船上有“七圣”、“二郎神”等装饰,划船人戴“大花”、“卷脚帽子”、“穿红绿戏衫,像演戏一般”。这些龙舟也进行速度比赛,终点夺标。我省部分地区流行的龙船景也叫“趁景”,每年衣历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指定水域邀集各乡龙船前来“应景”。因不争名次,只表演技巧,故称“趁景”。它轮流在各乡举行,每天一景。有些乡村很看重“龙船景”,像过盛大节日似的热闹。凡外村嫁来的妇女,看到娘家来的龙船“应景”,就要和丈夫、小孩带饼食,划小艇去表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