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基技术方案
水基技术方案通常是将化学药剂加入焦油产品中,从而进入到储罐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停留,水基药剂将破坏这些乳液,使氨水从中分离出来并重新流回到系统当中。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达到降低焦油含水率的目的,但它对循环氨水质量的改善作用很小甚至没有作用。
·
油基技术方案
这种技术是在集气管和桥管喷淋回路中加入焦油减粘剂和破乳剂,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焦油脱水率,而且对循环氨水的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
公司焦油脱水剂同时也是一种的减粘剂,它会在焦油的表面生成一层膜,增加焦油的流动性,使得焦油的粘结性大大降低。
通过化学品增强工艺方案实施并配合现场工艺操作的改善,我们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可衡量的价值回报:
·
焦油水分会下降,喹啉不溶物也会相对减少;
·
焦油粘度下降;
·
氨水含油及悬浮物降低,品质更加清洁。
·
蒸氨塔及换热器
v 更不容易附着在换热器和蒸氨塔托盘上;
v 显著减少换热器的清洗频率及蒸氨塔的排油频率;
v 能减少清洗换热器和蒸氨塔的费用。
·
初冷器
v 更加容易在焦油氨水大槽分离,焦油在初冷器壁上沉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v 达到更好的喷洒效果,良好的初冷阻力;
v 使初冷器煤气出口温度降低,并有效降低初冷器的热负荷;
v 清洗频率延长,清洗成本降低。
理论上来讲氨水中不应该有钙的存在。但是实际操作上氨水中往往会检测到少量钙的存在(<10ppm)。这种钙的存在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其他系统操作排进来的废水,另一个是因为环保的要求在焦炉煤气洗涤过程中必须要将各个阶段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当钙离子的含量超过10ppm之后系统内部结垢的趋势将明显增强,相应的废水处理的成本也将大大提高。钙离子的升高还将降低系统的冷却效果,降低循环氨水质量,减少焦炉煤气副产品的收率,从而带来的操作成本的上升。所以,如果氨水系统中钙含量升高,首先必须查明钙离子的来源,然后尽可能的消除或减少因钙离子的存在而对系统和工艺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