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加装,我们需要先了解原厂下护板设计上的讲究。
注意到在护板左上角处的绝热材料了吗,因为该处紧贴着发动机几百度高温的排气管头段和三元催化器,下护板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设计时,除关键部位的隔热处理外,对本身用材的阻燃性能也有很高要求。
还记得文章开头那辆差点引发加油站大火的320i吗?事后我们把自燃的下护板拆下来发现,在紧贴排气的位置就没有任何绝热设计,使用的材质也是劣质塑料,更别提什么阻燃性能了。
可见原厂配备下护板的车型,为保安全,在更换时都必须严格遵循原厂设计,而一些本来就没有设计发动机下护板的车型,。比如高速行驶时,从中网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常规来说会从发动机下部流走,带走部分机舱内的热量,此时后装的发动机下护板会导致气流不能从原始路径流出,可能影响机舱内的散热效果,引发机舱内其他元件的故障。
而原厂设计有下护板的车型,一般会针对从中网进来的气流设计导流路径,气流会被引导至刹车盘,或者从设计的其他导流孔流出。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因为发动机处于汽车底盘的位置。在日常行驶中,难免会遇到些磕磕碰碰。所以,如何保护发动机是一位合格的车主应具备的常识。
很多进口高端车都已经在底盘发动机的位置安装了高强度的3D原装发动机下护板,而国产的大部分车型则因为价格原因,对这一配置进行了精简。奔驰GLK系列虽然自带了发动机护板,但也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塑料护板。日积月累,时间久了,自然对发动机的保护会降低。
所以,保护汽车发动机,我们需要一块优质的发动机护板。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发动机护板呢?
市场上常见的护板按照外观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 平面护板 和 3D全贴合护板
平面护板 是在一块钢板或者其他材质上按照发动机的规格开出相应的孔位。这类护板做生产工艺简单。但实用性不如人意。
3D全贴合3D全贴合护板运用了三维扫描技术,保留了本身养护和散热等孔位。并且本体采用了3D全包围处理,对发动机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1: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
由于目前市场中的产品种类五花八门,并且还有很多围绕着以上三种材质衍生出来的其他材质护板,并且外观颜色相似,我们很难分辨真正材质,价格也是没有什么参考性,因此正规的购买渠道购买显得尤为重要。
2:透气性和预留口要注意
为了保持透气散热功能,尽量选择护板表面有散热孔的产品,另外护板表面一些预留的缺口是为了维修保养时使用,购买时提前比对,以免出现未来保养需要拆护板的麻烦事。
3:护板也要勤保养
与其他零部件相同,护板也要定期保养,如螺丝松动变形,钢板严重破裂等等都需要及时处理,以保证它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