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汽车发动机护板厂家购买的时候,要清楚如果发动机下护板太重的话,容易造成车身前后的重量比失衡,操控性下降等现象。
而汽车发动机护板的使用,对于汽车底盘可以防腐蚀,一般汽车的锈蚀都是从底板开始的,只跑了两三年的汽车边梁已经开始泛出锈斑。也可以对车底部进行封塑,即便遇到酸雨、溶雪剂、洗车碱水,都无法侵蚀透这层防护膜。然后,还可以防石击,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溅起小石子,石子冲击底板的力量与车速成正比,如果车进行了底部封塑,即使砾石以5公斤的作用力冲击发动机也不能造成损坏。
如果没有汽车发动机下护板的保护,汽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可能会对发动机油底壳造成伤害。
发动机下护板到底起不起保护作用?
顾名思义,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它真正的作用可能与你想象中的有些偏差。发动机下护板的主要功用有以下几点:
1、整流
汽车作为一件高度依赖空气动力学的产物,为尽量减少高速行驶时气流对行驶稳定性、油耗和噪音的影响,整车开发时厂家会耗费巨资进行风洞测试,发动机下护板在这个环节就贡献着一定的作用,与其他底盘覆盖件结合构成相对平滑的表面,提高底盘的平整度,减少紊流。
2、阻挡沙尘
汽车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扬起的尘土会流经底盘各个部位,发动机下护板此时的作用是防止砂石灰尘从发动机下部进入机舱内,影响皮带轮系、压缩机等露在外的运转部件,带来额外磨损。而且一定程度地维持着发动机舱的清洁度,对于油液渗漏的故障车,一个相对干净的发动机舱,也能让维修人员更好地判断出渗漏点。
3、保护油底壳
也许这就是被消费者广泛认可的作用了,尤其是城市SUV车型,坊间不乏诸如“这车没下护板,越野时油底壳岂不是很容易被石头打穿?”的疑问。首先,发动机下护板为保护油底壳的安全,主要是隔绝飞溅的砂石对油底壳的冲击,而不是高于底盘离地间隙的障碍物。所以你能发现,绝大部分车型的底盘护板都是柔性的树脂材质,比硬性金属材质更能吸收砂石敲击产生的噪音。这种飞沙走石的敲击绝不至于把油底壳一招KO,
谈到加装,我们需要先了解原厂下护板设计上的讲究。
注意到在护板左上角处的绝热材料了吗,因为该处紧贴着发动机几百度高温的排气管头段和三元催化器,下护板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设计时,除关键部位的隔热处理外,对本身用材的阻燃性能也有很高要求。
还记得文章开头那辆差点引发加油站大火的320i吗?事后我们把自燃的下护板拆下来发现,在紧贴排气的位置就没有任何绝热设计,使用的材质也是劣质塑料,更别提什么阻燃性能了。
可见原厂配备下护板的车型,为保安全,在更换时都必须严格遵循原厂设计,而一些本来就没有设计发动机下护板的车型,。比如高速行驶时,从中网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常规来说会从发动机下部流走,带走部分机舱内的热量,此时后装的发动机下护板会导致气流不能从原始路径流出,可能影响机舱内的散热效果,引发机舱内其他元件的故障。
而原厂设计有下护板的车型,一般会针对从中网进来的气流设计导流路径,气流会被引导至刹车盘,或者从设计的其他导流孔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