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射芯机技术要求介绍
壳芯机的技术要求:
1、150-200㎜(指芯子的最1大尺寸)的芯子壁厚为6-8㎜、200-250㎜的芯子壁厚8-11㎜, 250-300㎜的芯子壁厚10-13㎜,壁厚要均匀,内外颜色一致,局部脱落导致壁厚≤4㎜的不得使用。
2、壳芯机芯子不得有破损、变形和严重裂纹,有轻微、还未裂开的裂纹的芯子可以使用。
3、芯子表面要平整光洁,不得有高于0.3㎜的飞边、披缝、多肉等缺陷,必要时可用废芯碎片或废砂轮片轻轻磨去(不得伤及其它表面)。错芯>0.5㎜的芯子不得使用。
4、壳芯机芯子表面应呈焦黄色,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表面呈褐黑色或浅黄色、用指甲能刻上沟槽的芯子不得使用。
5、壳芯机芯子的铸件部分若有较小的凹坑可用专用修补膏修补,面积较大、修补后无法保证质量的不得使用;芯头有影响定位的缺陷或破损的芯子不锝使用。
砂芯的设计
1 砂芯的概述
砂芯是铸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型芯的作用是形成铸件大的内腔,孔洞,对于铸件外形妨碍拔模部分以及铸型中某些要求较高的部位,均可采用砂芯。因此对砂芯的要求如下:1)形状尺寸及其在砂型中的位置符合铸件的要求;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在铸件的浇注凝固过程中,砂芯中产生的气体能够及时地排出铸型;4)铸件收缩时,砂芯的阻力要小;5)清砂容易。
2 砂芯数量的确定
一个铸件所需要的砂芯数量,主要取决于铸件的结构和铸造工艺方案。由于制造砂芯时原材料要求高,工艺装备比较复杂,劳动量比较大,因此,应尽可能少用砂芯。
对于此铸件仅需1个砂芯,造型方法为壳芯法制芯。
3 芯头的设计
芯头是砂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伸出铸件以外不与金属液接触的砂芯部分心头的作用是定位、支撑和排气。
垂直芯头: 冒口及冷铁的设计
冒口的设计
此铸件采用压边浇口式浇注系统,压边浇口以一条狭长的边与铸件相联,这条缝隙的宽度一般只有几毫米,太宽会在缝隙根部出现缩孔或缩松其撇渣作用类似滤网,熔渣滞留在缝隙边缘和聚集在压边单元中。液态合金冲型时都流经这条缝隙,其周围型砂被过热,故缝隙虽不宽,但不会很快冷凝,使压边浇口具有“热冒口”的优点。故压边浇口的作用为撇渣的作用以及冒口的作用。参考表5-27[5]可知压边浇口的尺寸
冷铁的设计
因铸件是小型件,冒口补缩能力和工艺出品率均符合规定,所以不需要再设置冷铁。
热心盒射芯机中的加热管的选用
近年来我国铸造业迅猛发展,使与之配套的模具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目前采用了同发达国家相同的加热固化热芯盒、 壳芯盒制芯工艺及气体固化冷芯盒工艺。 而加热固化制芯工艺主要特点是使模具在加热状态下工作,加热方法可采用煤气或电加热等,由于电加热具有加热均匀、 清洁、 效率高和容易控制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目前国内热心盒射芯机模具采用电热管加热的较多。
禾松结合在实际模具设计中积累的经验,就加热管的选择、 布置、 计算、 安装提出了一些看法。
1 加热管的选择
( 1)确定电热管的形式
电热管分为单头出线和双头出线,在同样的使用环境下应该尽量选择双头出线,双头出线电热管具有效率高,使用安全,寿命长等优点[1]。
( 2)确定加热管的布置方式
根据加热管在模具中加热效果的评估,确定了加热管应该按热量均匀分配还是按热量分段分配的原则布置。 实际模具多数是按照热量均匀分配原则设计,若模具的某一部位需要加大热量,并只能布置一组加热管,这时可采用加热管热量分段布置的形式制作加热管。
( 3)确定加热管的直径
电热管直径的选择取决于模具中加热管布置空间的大小、 数量及计算所得的有效功率。应尽量选用加热管供货商所提供的直径规格来设计,以便可以快速采购到所需的加热管。
( 4)确定加热管的长度
根据电热管的出线方式,长度的选择标准有所不同。 选择时,长度不宜选的太短,以免模具不能有效加热;也不能选的过长,这样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加热管加热部分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会使加热管寿命受到严重影响。一般认为,加热管的不加热部分留在模具本体内 5 mm 左右适宜。
( 5)确定加热管的功率
加热管功率的选择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具体在下面的计算中提到。
( 6)确定加热管的电压
加热管的电压首先由使用模具现场的实际电压情况来决定。在确定使用环境的实际电压后,需要根据电热管的布置安装情况来确定电压大小,同时也与电热管的接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