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据史书记载,王维山水画中最受推崇的一幅,当数著名的《辋川图》,作于长安清源寺壁上的。最有力的证据是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清源寺壁上画辋川,笔力雄壮。”张彦远是唐僖宗时人,其书成于大中元年,距王维成画不到百年,相信应该是比较可靠的了。但是,清源寺是唐乾元元年两京收复后,王维上表肃宗请施庄为寺后才有的。此后王维虽也来去辋川,但因战乱陷贼获罪,故而心灰意冷,似不可有此心境创作出《辋川图》这样的巨制。同时期的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里进一步描述《辋川图》说:“山谷郁盘,云飞水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从这非凡的艺术气象来推断,《辋川图》也不应该是此时的作品。由此推断,《辋川图》最初可能是绢本,在天宝后的某一段日子里,王维才将其复绘在清源寺壁上,这也许是作为诀别人生之前的一种特殊意义的留念吧!
《雪溪图》是一幅表现乡村雪景的小品。画面分近、中、远三部分:近景山隅一角,道路横斜。路边有小桥、篱舍、村店、屋宇。路上有一人匆匆而行,还有一人赶着四头猪,似乎正要过桥。画面正中有一座临溪房屋,可能是村头店铺。屋后有五六棵树木,疏疏落落,十分荒寒。中景为溪流。平静的水面上有一条蓬船,有两个人撑篙摆渡。远景是对岸起伏的山坡,和几间村舍掩影于茫茫雪色之中。整个画面白雪皑皑,江村寒树,野水孤舟,组成一片寂静空旷的景象。画上点缀了几个人物活动气息,虽然增添了几许生活气息,但更加衬托出大地的宁静。
![](http://queue3.img.makepolo.com/tmp/product_4_3b066197dd1dbd765fac0a0342895eff.png)
![](http://queue3.img.makepolo.com/tmp/product_4_c7cbdb89de58430893506f2b75796ffa.png)
![](http://queue3.img.makepolo.com/tmp/product_4_442fcca627431b291610839a60feca6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