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民国26年)底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将全山砍伐一空,历代建筑付之一炬。鸟瞰牛首山1957年,因开采铁矿又削平了西峰。文物古迹所剩无几。直至1986年进行风景区规划后,牛首山加强了保护和管理。满山遍植苍松翠柏和桃、李、兰、杜鹃、迎春花等春花植物,修复了弘觉寺塔。[3] 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4月正式挂牌运营。2011年6月起,江宁区启动牛首胜境创意策划工作,确定了“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一花五叶”的总体布局。规划中的牛首山风景区中部地区总面积约9.51平方公里,由文化禅、自然禅、生活禅、生态禅、艺术禅等五大片区组成。整个牛首山风景区的目标就是打造成一个禅文化休闲度假区。[4] 2012年上半年《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牛首胜境)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一期工程立项,环评、消防等相关手续正在报批中。大报恩寺塔也将在牛首山复建,按照规划将于2014年青奥会前建成面对游客开放。
佛顶塔是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高度约88米,佛顶塔建筑面积5065平方米,九级四面,与明代弘觉寺塔相为呼应,重现历史牛首山“双塔”的恢弘格局。塔内有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坐像,置有一口仿唐式全铜铸金刚钟,还有各种经藏展示。整个佛顶塔造型宏伟,尽显唐风古韵,登塔望远,可尽收牛首山四季美景。
隐龙湖原名八亩塘。在民间,隐龙湖还是自然的天气预报员,据说每当湖面上起雾隐龙湖,就预示着要下雨。隐龙湖的周围修建了一条环湖路,游客可以在这条路上环湖步行。广场周围种植了黑麦草和果岭草,交替生长、四季常青。
禅林路全长3.7公里,是一条生态游线,涵盖多个生态景观区,景色优美,禅林路景观区是游客们体验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的天然氧吧。
弘觉寺塔,位于牛首山东峰的西南坡,海拔标高180.50米。据宋《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六记载:“唐大历九(774年)代宗因感梦,敕修寺之东西峰顶七层浮图。” 以后的历代记载,如明《金陵梵刹志》卷三十三和清《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三均沿用此说,但未提及任何有关塔的具体维修情况。塔基地宫埋藏:1956年7月14日游人在弘觉寺塔底层发现地宫,地宫上圆下方,藏有文物,经南京博物院派人发掘,清理出鎏金塔一座,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塔身有四个门,佛龛有释迦、韦陀佛象。塔刹上置相轮十三天、宝盖、葫芦宝顶。同时出土的还有佛象、玉瓶等文物。塔身历代题刻:南京市文物保管会对砖塔塔壁上题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七十余条明清两代游人题记。1991年9月市文管会对塔进行测绘与调查,这些题记仍保存完好,它们都是明刀或瓷片在门券洞壁的石灰粉刷层上刻划的,分布在3-7层,年代从明正德五年(1501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最多为明嘉靖、万历与清康熙年间。说明这段时间寺庙香炎最盛,游人最多。同时还告诉我们,弘觉寺增重修或重建是在明正德五年(1510年)前,最后遭破坏是在清乾隆年间。从木结构的受损来看,弘觉寺塔似乎遭受雷击,大火从塔顶烧到底层,塔内的各层楼板、塔心木,塔外围的平座栏杆,腰檐、内外斗拱,底层附阶所有木结构部分都不存在。它的砖石结构保存尚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