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系统方面的技术,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②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③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雨水收集首先就要对雨水进行粗分。雨水从屋顶汇集后进入落水管,与雨水同时进入落水管的树叶、树枝等粗大杂物被过滤网阻挡,雨水则进入收集系统。降水初期,雨水冲洗了房顶等受雨面的灰尘、以及可溶的与不可溶的杂物,因此初期的雨水被称为初雨。由于初雨污染程度高,在雨水利用时,对初期雨水的控制主要采用弃流处理。将这部分雨水弃流,排入污水管网,大大减少降低后续雨水处理的难度,提高雨水收集用水的水质,可大大提高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初雨弃流设备多样,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可采用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他屋面雨水系统采用渗透弃流装置。地面雨水收集系统采用渗透弃流或弃流池的方式,自动控制弃流一般分为时间控制和水量控制两种,用于完成降雨初期污染严重雨水的自动排放和预过滤。
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利用放弃掉初期降雨,水的方法蕴含潜力大的经济利润。但屋面径流雨水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物的出流规律不仅受到降雨量、 降雨强度、降雨间隔、空气质量、气温等不可控气候条件影响,根据外不同种类的屋面材料,不同屋面形式对径流雨水的冲刷频率, 形成的集水时间可能会造成不同影响。雨水收集系统代替传统的蓄水池,具有占地小、节能环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