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出菇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金针菇在出菇管理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异常,影响产量和质量。
1.肥胖菇。菌盖肥大,菌柄粗短。原因:①菌种块上出菇;②搔菌过晚或现蕾后搔菌;③料面干燥,菇蕾稀少或只在沿袋壁四周出现少量菇蕾。防止办法:①适时搔菌,刺激料面同步现蕾;②在菇蕾出现后再撑开袋筒,防止料面干燥;③在沿袋壁四周见有菇蕾时,将其压死,防止肥胖菇发生。
2.针头菇。无菌盖,菇体似针头状。原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只长菌柄,不长菌盖。防止办法:加强通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3.水菇。似水浸样,颜色发暗,呈半透明。原因:喷水过多,温度过高,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滞留菇体。防止办法:定期通风,减少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80%为宜。
4.疲软菇。菇体软而不挺直。原因:温度偏高,且缺氧。防止办法:①预防高温;②做好驯养抑制,在低温、干燥、通风条件下,使幼菇生长整齐、坚实、无水迹。
5.扭曲菇。菇柄弯曲或扭曲,有时呈“麻花”状。原因:菇棚内光照方向多变。防止办法:设置顶光,遮盖四周光源,促使菇柄朝一个方向伸长。
6.侧生菇。在袋壁四周长出菇体。原因:装料松,尤其是较为松软的培养料,培养后期,在袋壁与培养料之间出现间隙,一旦生理成熟,往往形成侧生菇。防止办法:将料装紧压实,上下均匀,使料紧贴袋壁;对已形成的侧生菇压死,防止营养消耗。
7.早开伞。菌盖过早展开或脱落。原因:①培养料含水量不足;②袋简短,菌柄很快长出袋口,供氧过量,且温度又偏高。防止办法:注意补水;适当控制袋内二氧化碳浓度,加套薄膜袋;温度高时做好降温。
8.菌柄基部联结。原因:在提升袋口薄膜抑制菌盖生长时,因薄膜透气性小,袋筒内氧气不足,导致菌柄基部绒毛增多,柄与柄之间发生联结。防止办法:将袋口薄膜分次翻折,增加袋筒内含氧量;在幼菇长到1~2厘米时,把袋口翻折,使袋筒高出料面4~5厘米,待长到5~6厘米时,再全部拉直袋筒,增高二氧化碳浓度,让菌柄尽快伸长。
种植金针菇三要点:
一是要保证金针菇的质量。质量欠佳,价格自然不会高,而且价格相差悬殊,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诚信经营,铸就品牌,才能实现高收益。
二是选择适当的出菇时间。种植的金针菇大多属于低温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3℃,菇蕾形成适温6~8℃,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4月栽培出菇。金针菇上市早,价格高,但过早温度高容易烧菌,风险很大,只提倡适度提前。
三是应该分批次出菇,降低市场风险。金针菇市场行情不稳定,价格变化较快,为尽可能地赶上高价,获得效益,分批次出菇,10天左右一茬,使市场高价期与产量高峰期一致。
四川:成都各大商超上架韩国进口金针菇
日前,一批韩国进口金针菇产品顺利运至四川成都。此次出口的韩国金针菇是由韩国大型的蘑菇企业生产,其在韩国的蘑菇栽培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据悉,韩国金针菇90%以上生产实行的是无人自动化生产系统,通过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等严格的质量监督,以及电脑化的跟踪系统,为大家提供更安全、更新鲜的韩国金针菇。
目前,韩国进口金针菇已经进驻成都伊藤、乐天百货、人人乐、萝卜叔叔蔬果店等成都各大商超系统。将与国产食用菌一起丰富消费者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