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配送功能要素
(1)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2)储存。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3)分拣及配货。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文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现代物流的特征也是不断变化的。
1、科学化
物流的科学化表现为:在发达国家拥有专门的物流科学机构和从事物流科学的专业人员,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的物流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物流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不断从其它科学中汲取营养,不断采用和应用其它学科的成果(如分销管理、运输管理、物资管理和其它技术学科等)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与此同时,物流又与其它学科如市场营销、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融会贯通,促进整个管理科学的发展。
2、系统化
物流系统化是系统科学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的结果。系统科学在物流管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建立物流系统,包括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物流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3、准时化
准时化也是一种生产方式,通过准时供应,减少生产环节以外的库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它是指上游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及时地满足下游产品生产的需求,除了数量和质量之外,强调的是时间,既不能超前或提前,也不能滞后或落后。无论是在上游生产之后还是在下游生产之前都不应存在超出规定的或者不合理的库存。
准时化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与之相适应的卓越的物流管理。物流是生产准时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满足准时化生产方式的或者与准时化生产同步的协同运作的物流就是准时化物流。
4、专业化
社会分工导致了专业化,导致了物流专业的形成。
物流专业化本身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企业中,物流管理作为企业一个专业部门独立地存在着并承担专门的职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的增加,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可能从企业中游离出去成为社会化的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另一个方面,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提供着各种不同的物流服务,并进一步演变成为服务专业化的物流企业。
5、网络化
社会交通运输网络的建立使企业的公司网络和业务网络的形成成为可能。企业规模和市场的扩大、用户的增加,包括空间的扩展和占有率的提高,形成了企业的业务网络和公司网络,物流需求不断增加。
铁路运价是如何制订的,怎样计算铁路运费:
铁路货物运价是由铁道拟定,报国务批准的。计算铁路运费的程序是,1.算出发站至到站的运输里程,2.正确查出所运输货物的运价号,3.货物适用的发到基价加上运行基价与货物的运价里程相乘之积,与货物的计费重量相乘,得出的就是铁路货物运费。
即:铁路货物运费=发到基价+运行基价×运价公里×货物计费重量
铁路货物运费的发到、运行基价、计费重量铁路车站均予以张贴公布。
什么货物不能作为“一批”托运:
铁路运输的货物性质各不相同,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运输和保护措施,以保证货物的质量安全,因此下列货物不能按“一批”办理托运。
1.易腐货物和非易腐货物。2.危险货物和非危险货物。3.根据货物性质不同不能混装的货物。4.按保价运输的货物和非保价运输的货物。5.投保运输险与未投保运输险的货物。6.运输条件不同的货物。
<p style='text-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