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人曾经是全国人民羡慕的行业。
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社会上许多人对当工人渐渐失去兴趣,现在许多工厂更是出现了招工难。有些职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的学生,宁可在社会上飘着,也不愿意进钢厂当工人。甚至有些大中专学生进钢厂当了工人,也不愿意让亲戚朋友知道自己在钢厂上班。
他们为什么不愿当钢铁工人?
乏味无趣
我国拥有一支广泛的技术工人队伍,非高技能工人占据了技术工人中大部分的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越来越需要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然而,半月谈记者在一些省份采访发现,工作单调乏味、生活条件差等问题,让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选择了不当工人。
世界电炉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国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例如,美国和欧洲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政策要求的逐步提高,政府支持页岩气开发、薄板坯连铸连轧和薄带铸轧等新能源和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客观上为发展电炉钢创造了条件;中东地区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家电炉钢的迅速发展,与政府在废钢资源和能源配套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当前,我国已经对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日益重视,但是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在产能置换项目审批、资源和能源配套等具体扶持措施上面还缺乏实质性支持,电炉钢节能环保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效果不明显。
首先,变压吸附制氧的运行成本低。1立方纯氧(折合纯度100%)电耗一般在0.32~0.35度之间,按照电费0.5元/度计算,其运行成本约为0.15元/立方米氧气,再将折旧、人工、维护等全部成本考虑在内,1立方纯氧成本也在0.3元以下。
第二,建设周期短。从土建到安装,再到试产,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内便能产出氧气。在现阶段,钢铁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工期短、的增产途径。装置早日投产,早日带来效益,按照目前的钢铁价格,效益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