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炭行业格局:供给侧改革,流通环节整体活跃度提升。
17 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通过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中小型煤矿企业,集中了煤炭的生产的运输。加之18 年初极寒天气导致的供气不足,目前动力煤主力合约1805 价格已上涨至约655 元/吨,达到过去两年的价位。
煤炭价格的上涨,在流通领域产生了两层变化:
一是交易活跃度提升,类似于买涨不买跌的逻辑;
二是煤炭交易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由买方(电厂)强势,转换到卖方(煤炭企业)强势,瑞茂通作为第三方平台,多年与电厂建立的良好联系,有助于其在当前市场获取更多订单。
3)钢铁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将进一步释放优质产能,但严控新增产能的大形势不变,促使钢铁行业增加对环保和技术进步的投入。降本增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将成为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
总之,现阶段钢铁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向好,但是,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等政策效应、国际贸易壁垒、下游产品供需状况、宏观经济增长等各方面综合因素影响较大。对此,业内各机构和专家对钢铁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能否长久持续看法并不一致。无论如何,大多数钢铁企业都想抓住这波行情,因此,在严控产能、等量置换、淘汰落后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把目光投向那些能够迅速带来生产效率和效益提升的技术上。其中,增加高炉富氧率是一个非常现实有效的途径。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多家钢铁企业都选择扩大自己的制氧能力,纷纷投资建设多套大型制氧机组,一种简单的制氧方式受到“热捧”,这就是变压吸附制氧技术。
沈文荣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原材料,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钢铁行业整体上处于过剩状态,但是短缺经济变成过剩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有过剩才有竞争,才会有新的调整和发展。但是,通过横向比较来分析目前的钢铁产能,我国过剩2亿吨,过剩比例在20%~25%;美国、日本、欧洲也过剩,其中日本有1.5亿吨产能,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过剩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