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体面不光荣
半月谈记者在多省市采访发现,现阶段我国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偏低。在一般企业,工人工资大多在2000多元到3000多元。在企业干了20多年到30年的老工人,工资也就4000多元到5000元之间。这样的工资水平,在今天的房价、物价、教育、医疗等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生活已是捉襟见肘,更谈不上体面生活了。
因此,世界各国普遍比较重视发展以废钢为主原料的电炉短流程炼钢生产工艺。2015年世界电炉钢产量比例为25.1%;同期,美国电炉钢比例为62.7%,欧洲电炉钢比例为39.4%,韩国电炉钢比例为30.4%,日本电炉钢比例为22.9%,而我国电炉钢比例仅为6.1%。相比世界其他地区,我国发展电炉钢,尚须探索更加合适的路径。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工业化程度不同,钢铁行业发展背景不同,导致电炉钢竞争力水平体现不同。美国、欧洲、印度等地电炉钢发展处于较好时期,其中,美国电炉钢产量比例已超过60%,产品以普钢为主。在我国,电炉钢产品主要以特钢为主,随着炉外精炼技术的进步,转炉品种钢的生产能力逐渐增强,导致电炉炼钢在特钢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持续下降。目前,国内轴承钢、齿轮钢以及不锈钢等传统特钢产品基本都以转炉钢为主,电炉炼钢的品种钢生产优势已被压缩到有限的高合金钢生产领域,其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