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炉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国配套政策的支持。例如,美国和欧洲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政策要求的逐步提高,支持页岩气开发、薄板坯连铸连轧和薄带铸轧等新能源和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客观上为发展电炉钢创造了条件;中东地区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家电炉钢的迅速发展,与在废钢资源和能源配套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当前,我国已经对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日益重视,但是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在产能置换项目审批、资源和能源配套等具体扶持措施上面还缺乏实质性支持,电炉钢节能环保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效果不明显。
4月17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了短期钢铁需求预测。该组织预测,2018年和2019年,中国的GDP增长预计将小幅放缓,但随着继续将增长动力转向消费,投资活动增长或将进一步减速。预计2018年的钢铁需求将保持平稳。到2019年,随着建筑活动进一步减缓,钢铁需求预计将下降2.0%。制造业和机械行业有望在强劲的全球经济的支撑下保持正增长,而汽车和家用电器行业的用钢需求预计将减速。“高产量、高库存、价格回升缓慢”,这是当下钢市的基本形势。4月27日,中钢协会长刘振江在分析钢铁行业当下运行情况时表示,这一形势值得警惕。如果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中国有可能陷入新一轮产能过剩。
首先,变压吸附制氧的运行成本低。1立方纯氧(折合纯度100%)电耗一般在0.32~0.35度之间,按照电费0.5元/度计算,其运行成本约为0.15元/立方米氧气,再将折旧、人工、维护等全部成本考虑在内,1立方纯氧成本也在0.3元以下。
第二,建设周期短。从土建到安装,再到试产,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内便能产出氧气。在现阶段,钢铁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工期短、的增产途径。装置早日投产,早日带来效益,按照目前的钢铁价格,效益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