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炉配加热铁水工艺可替代部分废钢,并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炼钢工序能耗和生产成本,因此绝大多数电炉炼钢企业均采用配加热铁水工艺,导致吨钢生铁消耗呈增加趋势,而废钢消耗在不断下降。近年来,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中电炉平均热兑铁水比为55%左右,部分碳钢企业电炉的平均热兑铁水比达到80%以上。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电炉的铁水消耗达到591千克/吨,电炉钢铁料中铁水占比达到60.7%。同期,大中型钢铁企业电炉的废钢平均单耗不断下降。2015年废钢单耗仅为351.7千克/吨,比2005年的650.4千克/吨累计下降45.9%。2005年~2015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电炉炼钢的废钢、生铁和合金等金属料的消耗情况如图4所示。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工业化程度不同,钢铁行业发展背景不同,导致电炉钢竞争力水平体现不同。美国、欧洲、印度等地电炉钢发展处于较好时期,其中,美国电炉钢产量比例已超过60%,产品以普钢为主。在我国,电炉钢产品主要以特钢为主,随着炉外精炼技术的进步,转炉品种钢的生产能力逐渐增强,导致电炉炼钢在特钢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持续下降。目前,国内轴承钢、齿轮钢以及不锈钢等传统特钢产品基本都以转炉钢为主,电炉炼钢的品种钢生产优势已被压缩到有限的高合金钢生产领域,其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1)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出口会有所回暖,“一带一路”的政策将极大地带动钢铁行业“走出去”,未来前景可期;国内基础设施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增幅虽然回落,但国内整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钢铁行业产销增长明显。
2)通过取缔地条钢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钢铁行业去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区域性政策和环保政策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如京津冀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即“2+26”城市采暖季对钢铁等行业实施错峰生产政策,对于国内的钢铁产能客观上起到了极大的抑制作用。市场供需得到有效调整,钢材价格虽有震荡,但将持续保持高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和水平也将保持高位。